社区食堂成了不少人的 第二厨房,尤其受老人和上班族欢迎。早上七点不到,食堂就飘出包子、豆浆的香味,几块钱就能买份热乎早餐,很多老人提着保温桶来打包,说比自己在家做省事。
食堂的菜价特别亲民,一荤一素一汤加米饭,也就十五块钱左右,味道是地道的家常味,红烧茄子、番茄炒蛋、冬瓜丸子汤,每天换着花样来。针对老人,还能做软一点的炖菜、烂面条,方便牙口不好的人吃。
运营上多靠社区协调和商户支持,有的是物业腾出闲置房间当食堂,有的是餐饮企业承包经营,利润薄但走量,加上居民自愿当志愿者帮忙打饭、收拾桌子,成本能降不少。到了饭点,食堂里坐满了人,老邻居边吃边聊天,年轻人快速吃完赶去上班,热闹又温馨。
很多人说,社区食堂不光解决了吃饭问题,还拉近了邻里距离。以前住对门都不打招呼,现在在食堂碰到多聊几句,慢慢就熟了。这种便民服务,真是办到了大家心坎里。